離婚後孩子的親權歸屬問題。尤其當父母無法協議時,法院會依據什麼判準來決定?孩子的意願是否被尊重?再婚或經濟條件是否會影響法院的裁定?我們從法律條文、法院實務,到實際案例,帶你全盤理解。
在之前的文章或Podcast節目中,鍾律師有聊到了【外遇的蒐證】、【惡意遺棄】與【家庭暴力】等重要的婚姻議題。今天這一篇文章,則是特別的 Q&A 回覆環節,由我們的小編收集來自各位聽眾、網友的常見提問,讓我來一一線上解答,幫助你釐清模糊的法律地帶。
如果今天有一位當事人走進我的辦公室,對我說:「律師,我被家暴了,我該怎麼辦?」我通常第一句會問:「你目前有什麼證據資料可以提供?」常見的證據包括:1.驗傷單 2.對話紀錄 3.錄音或錄影檔案
在台灣,每年都有數萬件離婚訴訟,有人因為外遇,有人因為家庭暴力。但有一種情形,總是被忽略—惡意遺棄。今天這一集,我要帶你認識什麼是法律上的惡意遺棄,這不只是一種冷戰或消失,更可能是一個可以成立離婚的法律理由。
在面對婚姻中的背叛與信任的崩解時,許多人第一時間充滿疑問與無助——「如果我懷疑另一半外遇了,我應該怎麼做?可以怎麼做?」這不僅是情感的課題,更是法律上的難題。這一集【解鈴之聲】,就帶大家深入聊聊:「如何合法有效地蒐集外遇證據?」
在親子關係的建立中,多數人會以為只要孩子出生,父母關係就「自然成立」。但實務上,法律對於親子關係有著明確的成立要件與確認流程,甚至在某些特殊情況下,還需進行否認子女的訴訟。今天,讓我們透過一位年輕媽媽與一位爸爸的模擬情境,來了解「親子關係」背後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法律事實與時間限制。